[學習更好]一句能觸動到我心靈的忠告
Published by SKY,
我一直覺得一本書只要有一句能觸動到心靈便已很值回票值。
我幸運地在曾經苦惱自己生存意義時間看到這書,讓我有興趣繼續生存下去。
還記得在某個時段,我自覺我已達成所有過去童年的夢想,我已沒有什麼人生目標想特別追求,自覺失去了人生意義,感覺就是在等死。我嘗試過問問身邊朋友他們有什麼人生意義,他們可能為了家人,為了開心,好像還是過得挺有意義;但我卻越來越明白聖經傳道書作者所說的,覺得玩樂的我有享受過,又和家人有過美好幸福日子,又面對過生離死別,人生變幻的無常,真的覺得人生都是虛空,沒有什麼意義......
而在那時期,我看到《把成功變成習慣:全球頂尖名校教授執教50年提出的10項人生忠告 The Achievement Habit: Stop Wishing, Start Doing, and Take Command of Your Life》的頭幾頁便說:
(網絡圖片)
「其實人生是沒有意義,意義是我們賦予給人生的」
這令我頓然大悟。
當然,這個也是這書的重點,主要就是說:
成就是可以學習的,它就像肌肉一樣,一旦我們學會如何控制,就可以實現各種人生目標。
就像英文書名所言:
Stop Wishing, Start Doing, and Take Command of Your Life
停止祈望 ,開始行動,指揮掌握你自己的人生
老實說,道理真的挺有點陳腔老調,但因為這書的成功例子都是出於作者羅斯在史丹佛大學所教過的學生的真實例子,因此讀起來還是有少許共鳴和被激勵。
作者羅斯嘗試將「設計思考」(運用設計商品的思考邏輯系統)應用在人生意義的實踐上:
他強調: 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你要重建新思維,賦予行動新價值和新意義,然後就先由「最小可行性產品(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s)」起開始行動,調整,更正。必須動手做,為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為自己設計成功。
他分享了「設計思考」的5個主要原則:
1. 同理心。這是「設計思考」過程的開端,當你設計時,基本上你並不是為自己而做,你心裡想的是其他人的需求與欲望。無論你設計的是更好玩的雲霄飛車,或是更舒適的醫院候診體驗,重點是你必須考慮使用者經驗,想出如何幫忙的辦法。在走這一步的時候,你要了解自己面對的是什麼議題。
2. 界定問題。抽絲剝繭釐清你要解決的問題,或是有意答覆的疑問。
3. 發想(ideate)。用你喜歡的辦法,找出可能的解決之道。你可以進行腦力激盪、畫心智圖、在餐巾紙上塗鴉……怎麼做對你最有效,就那麼做。
4. 實作。先做一個原型,你不必絞盡腦汁想要做得十全十美,就算一點都不完美也沒關係,先以實體形式打造一個你想做的東西,或是訂定你準備實施的計劃。
5. 測試並收集反饋意見。
而正如作者預先告知絕大多數事情進展不會這麼條理分明,也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你可能走到第四步,才發現還得先返回第二步,或是發現自己必須重複第三步好幾遍,這是「設計思考」過程的必然現實。
另外,基於作者多年教學,他也苦口婆心地分享一些「設計思考」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之應對方法:
困難1: 沒有創意想法
<- 應對: 可試用他介紹了的22個創意小技巧去突破思維限制
困難2: 衝動行事
<- 應對: 用深呼吸等確保自己不是按第一反應來行動,確保思考時情緒是平靜,能助客觀分析
困難3: 失去熱誠/方向
<- 應對: 把格局放大一點,多問自己: 我是誰?我要什麼?我的人生宗旨是什麼?
困難4: 與人衡突/感到孤單
<- 應對: 要記住與人相處不是對錯的遊戲,只為自己說話負責: 「我喜歡/我認為/我希望/我覺得」,培養和發揮群體思維和行動習慣
P.S. 關於將於設計思維應用在人生規劃的書還有: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
兩本書的重點都是差不多,差別在這書偏論文概念啟發式論述,後者則偏步驟實務式論述;前者作者因為是老教授,故偏苦口婆心型,而後者作者較年輕,懂用更風趣幽默和淺白的方式一步步引導讀者(尤其是年輕人)去思考。
Blog: http://betterme.postach.io/
FB: https://www.facebook.com/Better.Me525/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etter.me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