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更好] Day 8/28 慈心生活學習 2.1 人生有完美的嗎?

28天學習慈心生活,讓自己身心靈更開心,更有活力成就所想,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第二周新一課節

課節二:停止不必要的自我批評
單元2.1 人生有完美的嗎?

第一節︰自我反思

第二節︰我們可以控制的有多少?

第三節︰什麼才算是完美?

第一節︰自我反思

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會如何形容自己?你最常批評自己的什麼?試想一項你最常批評自己的個人特質(如︰我膽小怕事),並想想以下的問題︰

  • 你有多常展現這個特質?有時候?經常?偶然一次?當你沒有展示這個特質時,你是誰?你還是你自己嗎?
  • 你何時會展現這個特質?何時它沒有那麼明顯?假如僅僅是在某一些情況下,這個特質才會出現,它可以定義你是誰嗎?(譬如說,如果我只是在面對人生重大的困難的時候才會猶豫不決,那麼我還算是膽小怕事嗎?)
  • 爲什麽你有這樣的特質?想想你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遺傳因素等,它們跟你的特質有關係嗎?你的特質是被它們塑造出來的嗎?如果這個特質是被這些外在因素塑造出來的話,那它真的能反映你的內在本質嗎?
  • 這個特質的存在,有多少是你可以控制的?譬如,你可以決定你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遺傳因素,而使自己擁有這個特質嗎?如果你不能控制太多,不斷地責備自己又有什麼作用?
  • 當你重新審視自己,而不再用這個特質來完全定義自己時,有什麽不同的效果?譬如,你不再說「我真膽小怕事!」,而是說「我有時候在某些情況下會比較膽小怕事」,聽上去感覺有什麽不同?當你不再那麼強烈地認為這個特質就等於自己,你是否感到內心比較平和、有更多空間,是否感到你有更多的自由去展現你自己?


第二節︰我們可以控制的有多少?

當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時,一般人都會責怪自己。我們變得不喜歡自己的這部分、那部分,也不接納自己。問題是,當我們將自己不滿意的部分定義為自己的全部,我們的內心會出現很多掙扎及自責,令我們身心疲累。

事實上,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思考方式如何、做事作風如何,受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不同的人和事,互相交織,並不獨立存在。換句話說,世上的事情沒有一個單一的因果關係。
因此,當事情出錯的時候,很難說清是誰的錯。誠然,我們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但我們很難為某一件事情負全責。為什麼呢?因為他人的角色以及環境因素都會影響事態的發展。

我們應該努力改變我們能夠控制的部份,但也應明白事情的因果錯綜複雜,整體中的某一部份的改善未必能改變整件事情的結果。如果事情未能盡如人意,也不必太過灰心喪氣,倒不如放鬆心情,灑脫地看待事情,畢竟我們已盡自己所能。

例如,你在一個有很多衝突和壓力很大的家庭中長大,唯有處處忍讓,才可以跟家人減少正面衝突,和諧相處,這塑造了你有膽小怕事的一面。然而,生於這樣的家庭,是你可以決定的嗎?其實你只是去努力適應環境而已。

所以,何必為了根本不由你控制的事情而批評自己呢?同時,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你處處遷就別人,正反映了你那種能夠適應環境的求生本能啊!我們的毎一種特質的形成都會受許多許多的因素影響,不是完全受我們所操控。世上各種事情皆是因緣際會,並非完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第三節︰什麼才算是完美?

很多時候我們渴望掌控一切,並期望事情最終能如我們所期望的和要求的一般,甚至達到完美。但你可曾想過世間並沒有完美,它只是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的一個概念而已。

追求完美就像追求一個捉不到的影子。既然「完美」根本不存在,我們何苦要自己達到所謂的「完美」?又為何要嘗試控制生活上的毎一件事情?不完美也是可以的。

許多人害怕承認,生命中的事情並非完全在我們掌握之中。他們之所以害怕承認這個事實,是因為這個事實會令他們感到無力或氣餒。但試想想,其實,我們執意相信「我可以控制」這個假象,只會慫恿我們對自己作出自我批評和自責,到頭來可能令人更氣餒。

你可能會反駁,難道我們就不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而負責任?我們並不是這個意思。人知錯能改,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當然是一件好事。關鍵在於以什麼的心態來改過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著很關鍵的影響。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們會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自我關懷來有效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並讓自己成長。


SKY領悟:今天的學習很豐富,我學習到將弱點性格看成有時某情況才有的表現,令我更著眼到什麼情況/狀態時不會有該弱點,這讓我感到有很大空間,可自由地選擇提升或避開。我也被提醒要謙卑下來,領悟我們只能努力改變我們能夠控制的部份,加上事情的因果錯綜複雜,我們努力改善了整體中的某一部份也未必能改變整件事情的結果,故此如果事情未能盡如人意,也不必太過灰心喪氣。人非完人,太過執意相信「我可以控制」這個假象,反而只會慫恿我們對自己作出自我批評和自責,到頭來可能令自己更氣餒。


預告︰2.2 慈心修習

慈心生活的學習 由Red Soldier 的 心·活 Living with Heart by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