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更好] 遇上職業疲勞或負面情緒,該怎樣自助自救


繁重的工作,截止日期的壓力,這是每個管理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喘不過氣,焦頭爛額,誰沒遇到過這樣的狀況?但如果沉重的工作壓力迫使你進入一種衰弱狀態,也就是「職業疲勞」(burnout),那就是很嚴重的問題。職業疲勞不僅會影響你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現和健康,也會影響你所在的團隊和組織。

在臨床上,「職業疲勞」並未與「壓力」嚴格區分,因此很難找到相關的準確數據。有些研究者認為,僅有7%的職場人士曾受困於職業疲勞。但也有研究發現,住院醫生和金融從業者遭受職業疲勞的比例,分別為50%和85%。2013年,ComPsych對超過5100名北美職場人士的調查發現,62%受訪者感受到高度壓力、失控感和極度疲憊。還有研究認為,職業疲勞與很多身體和精神問題相關,如冠心病、高血壓、睡眠紊亂、抑鬱、焦慮等,還可能與增加酒精攝入和藥物服用有關。此外,研究還證明,職業疲勞導致徒勞感和陌生感,損害人際關係質量,並阻礙長期職業發展。



在過去15年的輔導、研究和授課工作中,莫妮克·瓦爾庫(Monique Valcour)教給數千名遭遇類似困境的客戶、學生和高管教育項目學員,如何應對可能導致職業疲勞的壓力,並最終實現更可持續的職業成功。應對職業疲勞的方法包括:識別和承認症狀分析深層原因,以及針對本人具體情況設置預防措施



1. 職業疲勞的3種症狀

心理學家克里斯蒂娜·馬斯拉赫(Christina Maslach)及合作者的前沿研究讓我們了解到,職業疲勞包含3種症狀,都是由工作中的長期壓力所引起。下面分別考察這些症狀:疲憊、玩世不恭和無力感。

疲憊是職業疲勞的核心症狀。它包括嚴重的身體、認知和情緒疲勞,損害人們有效工作的能力,破壞對於工作的積極心態。疲憊可能源於「7×24隨時待命」的組織文化、高度的時間壓力,或者就是工作量太大,尤其如果你對工作缺乏掌控、厭惡這份工作或缺少必要技能。在疲憊狀態下,你會發現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或進行全局思考;即便是之前享受的常規工作也變得累人,每天不願意上班卻又難以抽身。能量水平太低,而且沒有得到有效補充。

玩世不恭,又稱去人格化,反映的是工作投入度降低。本質上,這是在心理上和工作拉開距離。在這種狀態下,你不會感到對任務、項目、同事、客戶和其他合作方有所投入;你感到疏離、反感,甚至冷漠無情。玩世不恭可能由工作量過大造成,但也可能源自嚴重人際衝突、不公平或無法參與決策。例如,上司要求阿里推進對客戶無效的解決方案,在多次拒絕後,阿里意識到和管理者的持續衝突已經開始影響他自身的行為。「我滿嘴垃圾話,掩蓋真相,對於他人不夠尊重,也不夠誠實。」他說。持續的玩世不恭顯示,你的心已經不在工作上,不能從工作中獲得愉悅和自豪感。

無力感指的是感覺自身能力不足,並且缺少成就、效率低下。有這種疲勞症狀的人感覺自己能力下降,擔心自己在某些情境下無法成功,或難以完成特定任務。無力感通常與疲勞和玩世不恭同時出現,因為如果缺乏能量、無心工作,人們無法發揮出最佳水平。例如,雖然芭芭拉是一位有經驗的公關專業人士,但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壓力和由此帶來的疲勞,讓她開始懷疑自己沒有能力服務好客戶、經營好公司。但如果缺乏做好工作所需的資源和支持,無力感也可能是你最先出現的症狀。這些資源和支持包括充足的時間、信息、清晰的要求、自主權,以及與你需要的合作者保持良好關係。缺少反饋和有意義的認可,會讓你對自己工作的質量抱有疑問,感到不受欣賞,這同樣可能觸發無力感。這就是阿里的境遇。由於組織不願提供良好表現所需的支持,他感到自己無法施展全部能力。

職業疲勞的症狀彼此相關,常常相互觸發。但也有很多人受困於特定症狀。馬斯拉赫的長期合作者米高·萊特(Michael Leiter)目前正進行相關研究。他發現,有些人主要表現出疲勞,但尚未變得玩世不恭或懷疑自己的表現;也有人症狀集中於玩世不恭或無力感;還有人兩項症狀突出,一項症狀不明顯。下面將要介紹的預防和恢複方法針對所有3種症狀,不過你也可以做個自我診斷,了解自己哪方面最需要幫助。



2. 如何走出職業疲勞?

環境因素是職業疲勞的最大誘因因此,為解決所有問題,經常須在具體崗位、團隊或組織層面上作調整。



(來源: kknews)

不過,了解自己的症狀和可能的原因後,你也可以自救



3. 自己可行的具體預防措施

關愛自己。

補充身體和精神能量、提升專注力非常重要。為此,你可以培養良好睡眠習慣、注意營養、鍛煉、社交,並嘗試有助於保持平靜快樂的活動,如冥想、記日記和欣賞自然景色。如果你覺得日程太滿擠不出時間,可以拿出一個星期來詳細記錄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可以手寫、使用電子表格或很多新推出的app。在每塊時間中,記下你做了什麼、和誰在一起、感覺如何(例如按0-10分打分,0分表示生氣或非常疲勞,10分表示很開心或精力充沛),以及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這能幫助你規避非必要和可能引起負面情緒的人、事和情境、增加有助於提升能量水平的活動,並在工作之外創造平靜快樂的空間。

從職業疲勞的痛苦中擺脫出來的其中一個方式是「學着做能給自己注入能量的事情」。當注意到自己太累或開始懷疑自己,馬上改變行為:利用彈性工作機會,組織「散步會議」以暫時離開辦公室,並限制閱讀電子郵件和接聽同事和客戶電話的時間。

度過危機後,同樣更加注意讓自己放鬆。放下工作,換個環境,稍微降點溫,會讓身體和頭腦恢復活力。創造力也會受益:有更多新發現,而且全局思考能力更強。




(SKY補充:以上是應急的方式,如果要更早預防,其中一個方向是學習怎樣駕馭負面情緒。)



蘇珊·大衛和克里斯蒂娜·康格爾頓發現,負面情緒本身並不會帶來損害。領導者之所以遭遇挫折,是因為消極想法和情緒成了他們的心病。

病症通常有兩種:把主觀推斷當成事實,對其堅信不疑(“上一份工作就是這樣⋯⋯我真是天生的廢物"),再遇到類似困難時畏縮不前(“我不能接手這項工作");或是在支持者的鼓動下,強迫自己排除負面情緒(“我不應該這麼想⋯⋯我絕對不是廢物"),甚至違心地做與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相衝突的事情( “我要接受這項新任務,一定要控制住局面")。二者的通病是過分沉溺於內心的糾結,白白浪費了大好精力。

很明顯,這些克服情緒困擾的方法並不奏效:大量研究顯示,試圖壓制思緒和情感,只會讓它們變得更強烈。在已故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魏格納(Daniel Wegner)的一項著名研究中,一組參與者被要求不要讓自己腦海中出現白熊的形象,結果很難做到;禁令解除後,這組參與者思維中白熊出現的頻率遠高於對照組。如果你經歷過嚴格節食減肥,並在此期間對巧克力蛋糕和炸薯條產生過強烈渴望,想必就能理解這項實驗中的“白熊"現象。

高效人士不會被情緒壓倒,也不會抑制自己的感受,而是努力培養“情緒靈活性",遵從自己的價值觀,清醒、建設性地處理情緒問題。在瞬息萬變、高度複雜的知識經濟時代,能夠有效管理情緒是成功領導者的必備素質。倫敦大學教授弗蘭克·邦德(Frank Bond)等人的研究證明,保持情緒的靈活性可以排解壓力、減少錯誤、促進創新,幫助我們提升工作表現。

以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家斯蒂文·海耶斯(Steven C. Hayes)的“接受與實現療法"為藍本,參考在多個行業的諮詢經驗,蘇珊·大衛和克里斯蒂娜·康格爾頓建議大家採取4種方法來培養“情緒靈活性"這一重要技能,它們分別是識別情緒規律、客觀化、接納自我和踐行價值觀。

識別情緒規律

首先,陷入負面情緒時,對此要有意識,這是培養情緒靈活性的第一步。做這個判斷並非易事,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陷入情緒困境的一個信號是,思維趨於僵化、自我重複。例如,辛西婭意識到,她的自我譴責像壞了的唱片一樣,無休止地重複。另一個信號是,當下的心理狀態像是過去經歷的重演。經過自省,杰弗瑞發現他對一些同事的看法(“他能力不足",“我絕不允許他那麼跟我說話"),似乎在以前的經歷中有跡可循:在前兩份工作中,他都曾對同事有過類似態度。杰弗瑞的情緒並非只由環境觸發,更源自他的情感和思維定勢。如果你想改變自己,首先要意識到自己身處困境。

客觀化

當你身陷情緒泥沼,你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無法冷靜評估實情。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是,像看待客觀存在物一樣看待情緒:一把鏟子只是一把鏟子,同樣,思想和情緒只是客觀存在而已。“我對工作或家庭投入不夠"就轉化成了“我的想法是,我對工作或家庭投入不夠"。同樣,“我的同事有問題,他把我惹火了"轉化成“我認為我的同事有問題,並且我感到憤怒"。客觀化能讓你看清,情緒只是一股轉瞬即逝的信息流,它不一定對你有價值。人類擁有跳出自身局限、反省自我的心智。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這種簡單的自我客觀化活動,不僅能提升工作表現和幸福感,更能改善大腦機能、促進細胞健康。

接納自我

不要試圖控制情緒,而要試著接納它們。接納並不等於自我放任或陷入消沉,而是對自己的心境採取更開放的態度,仔細體會情緒的流動。做10次深呼吸,看看會發生什麼。壓力可能稍有緩解,但你不一定能馬上與自己和解。相反,你可能剛剛意識到自己心情有多糟。此時重要的是,對自己和他人要有些同情心,然後檢視你的處境:在你內心和現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在杰弗瑞不再壓抑怒火和挫敗感,不再朝別人發洩,而是正視負面情緒後,他終於看清了自己憤怒情緒的來源—— 工作中的關鍵問題沒能解決。他意識到,發火不能解決問題,他必須採取建設性行動,尋求同事的配合,優先處理緊迫任務。隨著杰弗瑞接納並努力了解自己的憤怒,負面情緒反而助推了他的事業發展。

(SKY補充:以上是三種方法和Mindfulness正念/靜觀覺察的練習核心很似,現在也越多越人推廣「靜觀減壓課程」 (MBSR) 或「靜觀認知療法」(MBCT)。)

踐行價值觀

一旦走出情緒困境,你就擁有了更多選擇。現在,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在實踐中,我們建議你以可行性為原則審視自己的行為:你的選擇是否在長期和短期內都有利於你自己和你的公司?你能否有效激勵他人共同完成組織目標?你是否正努力成為理想中的優秀領導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意識之流無窮無盡,情緒變幻莫測,但無論你身處何方,價值觀是你可以依靠的嚮導。

完全消除負面情緒是不現實的。我們關注自己的感受,但不應深陷其中。我們要知道如何釋放內心的空間,並在現實中依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情緒靈活性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但從長期看,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會讓你離成功和快樂更近一些。(參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3年11月《駕馭負面情緒》。)



改變視角。休息、放鬆和補充能量可以緩解疲憊、抑制玩世不恭,並提升工作能力;但這些措施並未真正觸及職業疲勞的根本原因。回到辦公室,你可能還是要面對無法想像的工作量、難以應對的人際衝突,或嚴重受限的資源。所以你現在必須仔細檢討自己的心態和預設。在當下的局面中,哪些無法改變,哪些你可以改變?通過改變視角,即便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也可以減少其負面影響。如果主要問題是疲憊,思考一下哪些任務(包括關鍵任務)可以委派出去,為其他重要工作騰出有價值的時間精力。是否有辦法重新安排工作,以提升控制力或更專注於讓你最有成就感的任務?如果主要問題是玩世不恭,能否離開讓你沮喪的部門,重新找回對自身職責和整個組織的熱情?或者,能否建立一些積極、支持性的人際關係,來抵消負面人際關係的影響?如果感覺自己能力不足,能找到哪些幫助或培訓機會?如果工作受到的認可不夠,能否適當推銷自己以展示工作成果?

在一名高管教練的指導下,謝麗爾評估和並重新確定了自己的優先事項。「我的工作領域競爭激烈,我也很好勝,這可能會扭曲我看待現實的眼光。」她解釋道,「過去,我不敢拒絕成為領導者的機會,因為擔心如果拒絕,那麼一切努力都將化為泡影。」她說她現在不再認為什麼機會都很稀缺,而是培養起一種「富足」的心態。「現在,如果覺得有點勉強,我會問自己,是否有辦法將快樂注入到這項工作中,還是應該放棄?我現在知道,如果想要做某件事,我需要選擇放棄一些東西來騰出空間。」

阿里也進行了類似的深度思考。因為所在公司很有名氣,待遇也不錯,阿里曾感覺很難離開。但他意識到,價值觀和道德對他來說比什麼福利都重要,所以最終離職,自己創辦了公司。「當我拒絕過幾次,說我們推薦的方案對客戶不合適,老闆向我施壓,給我分派的都是最難對付的客戶。有一次我對妻子說,『 如果我被公共汽車撞了也許會不錯。我不想死,但傷要重得足以休息一段時間』。她說,『這就是了,你該離開了』。」他用了幾個月時間接下一批獨立諮詢項目,然後邁出了那一步。

減少與壓力因素的接觸。你也需要留意那些雖然很有價值,但仍然帶來不健康壓力的活動和關係。關於你願意做什麼、做多少,你需要讓同事、客戶甚至家人調整預期。關於如何合作,你要建立規則。你可能會遇到阻力,但必須要知道,做這些改變是為了提升你的長期生產力和保護你的健康。

芭芭拉很了解公關工作中有哪些方面容易使人產生職業疲勞,所以現在她主動管理它們。「客戶和媒體都會持續帶來壓力。」她解釋道,「但很多時候,客戶所認為的危機其實算不上危機。這份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幫助他們正確看待事物。做一名優秀的專業服務人士並不意味着要當僕人。你不應該習慣夜裏11點回郵件。」

謝麗爾也說自己學會了如何「不被大量的要求淹沒」。她補充道:「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說不。需要勇氣和信念才能堅持立場而不感到愧疚。」如果你發現很難有機會讓事情朝積極方向發展,就可能需要像阿里一樣,考慮更大的改變。

積極建立人際關係。職業疲勞的最好解藥,尤其是症狀集中於玩世不恭和無力感時,是積極尋求有營養的人際互動,以及持續的個人及職業發展。尋找合適的教練和導師,讓他們幫你發現、激活積極的人際關係和學習機會。主動為他人提供建議,也是特別有效的打破惡性循環的方法。

由於職業疲勞與環境因素高度相關,你所在組織中的其他人可能也正受此折磨。如果你們站在一起相互支持、找出問題、創造並努力推行解決方案,所有人都會增強對工作的掌控感和投入度。芭芭拉參加了一個名為Vistage的CEO輔導諮詢項目。「參與者是一些彼此沒有競爭關係的公司CEO,所以我們可以分享觀點。」她解釋道,「我們每個月有一天聚在一起,聽很棒的報告,然後一起為每個人出主意想辦法。」阿里現在是一位成功的獨立老闆,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技術人士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協作並分享工作機會。他說,開一家自己認同的「客戶導向」的公司,並與自己尊重的人一起工作,這極大地提升了他的工作熱情。

有時你會感到職業疲勞無法克服。但感到筋疲力盡只是一個信號,並不意味着你未來很長時間都要如此。通過理解職業疲勞的症狀和原因,並實施上面4種對策,你將能恢復精力並建立預防體系。你的慘痛經歷可以成為轉折點,讓你迎來更可持續的職業生涯,以及更快樂、更健康的生活。

(參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6年11月《如何對抗職業疲勞》)